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新闻 > 正文

我校王云兵教授团队医工结合开发出全球首个获批的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来源: 综合办

 发布时间:2024-08-29

 浏览次数:7

我校王云兵教授团队医工结合开发出全球首个获批的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来源:综合办 新日期:2024-08-29 点击量:

日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团队、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乐普心泰医疗,在张兴栋院士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指导下,历经十年协同攻关,突破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形状恢复性能不足以及降解速率与心脏组织修复进程难以良好匹配等多个关键难题,最终研制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国械注准20243131488),为房间隔缺损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将显著提升患者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可降解心血管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统计,全球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人数高达1300万,中国每年新增约20万例患儿,其中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微创介入房间隔封堵器是该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以往的镍钛合金封堵器不可降解,在患者体内存留终身,可能引起长期组织压迫、磨蚀、血栓等并发症。面对这些挑战,王云兵教授团队提出材料降解与心脏组织修复相匹配的可降解封堵器设计理念,采用具有不同降解速率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分别制备框架和阻流膜组件,以匹配心脏组织修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降解再生需求,植入后能够即刻封闭缺损,待诱导组织再生完成覆盖后,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最终实现了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自体组织修复,避免了传统金属封堵器的远期并发症风险,让先心病患者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生物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近年来,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于世界生物材料科技的最前沿,不断在可降解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进行创新探索,取得了多项从0到1的重大突破。2022年全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市,2023年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上市,2024年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获批,皆为世界首个获批的同类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正在引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进入可降解再生修复的新阶段。

我校王云兵教授团队医工结合开发出全球首个获批的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来源:综合办

 发布时间:2024-08-29

我校王云兵教授团队医工结合开发出全球首个获批的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来源:综合办 新日期:2024-08-29 点击量:

日前,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兵教授团队、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联合乐普心泰医疗,在张兴栋院士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指导下,历经十年协同攻关,突破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力学性能、形状恢复性能不足以及降解速率与心脏组织修复进程难以良好匹配等多个关键难题,最终研制出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国械注准20243131488),为房间隔缺损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方案,将显著提升患者的长期健康和生活质量,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可降解心血管器械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统计,全球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人数高达1300万,中国每年新增约20万例患儿,其中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可能引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微创介入房间隔封堵器是该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以往的镍钛合金封堵器不可降解,在患者体内存留终身,可能引起长期组织压迫、磨蚀、血栓等并发症。面对这些挑战,王云兵教授团队提出材料降解与心脏组织修复相匹配的可降解封堵器设计理念,采用具有不同降解速率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分别制备框架和阻流膜组件,以匹配心脏组织修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降解再生需求,植入后能够即刻封闭缺损,待诱导组织再生完成覆盖后,逐渐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并被人体组织安全吸收,最终实现了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自体组织修复,避免了传统金属封堵器的远期并发症风险,让先心病患者能够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

生物可降解房间隔封堵器

近年来,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紧跟国家战略需求,扎根于世界生物材料科技的最前沿,不断在可降解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进行创新探索,取得了多项从0到1的重大突破。2022年全降解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市,2023年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上市,2024年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器获批,皆为世界首个获批的同类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正在引领结构性心脏病治疗进入可降解再生修复的新阶段。

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Official Accounts

院长信箱:kyy@scu.edu.cn  028-85468399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行政楼328至345

版权所有:© 2024 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