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科学报》第四版以“让火焰在湍流中奔腾”为标题的文章报道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面向发动机的湍流燃烧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对我校化学工程学院李象远教授团队在燃烧动力学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的亮点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报道指出,来自四川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擅长化学反应动力学,“跨界”参与重大研究计划,围绕碳氢燃料微观特性开展深入研究,建立了重要的数据库,并基于此完成预测模型,为先进发动机研制注入了一池活水。这充分肯定了李象远教授团队在发动机燃烧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李象远教授领衔的燃烧动力学中心是中国化学会燃烧化学专业委员会发起成立和挂靠单位,也是“空天动力燃烧与冷却”教育部工程中心依托单位。中心以空天发动机研发需求为导向,将化学动力学原理与发动机过程研究相结合,用基础研究推动发动机关键技术创新。燃烧中心主持和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值发动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空间飞行器”和“发动机湍流燃烧”重大研究计划的集成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马赫发动机燃料冷却和燃烧”专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研究任务。
燃烧中心建设了我国自主的燃烧动力学建模-数据库-动力学模拟软件一体化的发动机燃烧数值化开放系统和燃烧动力学平台CDS(https://cds.scu.edu.cn/),充分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坚持有组织科研,死磕核心技术,形成了"重奉献、讲情怀"的团队文化,在发动机燃烧和冷却换热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方面持续贡献川大力量,为国家重大装备研制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