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部关于征集“科学研究中心”预申请的公告

来源: 基金项目管理科

 发布时间:2016-03-10

 浏览次数:417

    一、 科学研究中心的定位:

科学研究中心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优秀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 科学研究中心的实施原则:

科学研究中心的实施遵循“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

1.原创导向原则。强调原创价值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孕育多元化的创新思想,营造竞争合作、攻坚克难、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原创氛围。

2.交叉融合原则。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集多学科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3.开放合作原则。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到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冲击国际科学前沿。

4.稳定支持原则。科学研究中心设定资助期限最长为10年,给予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资助。

5. 动态调整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实行延续支持与退出相结合的机制。在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延续支持。

三、科学研究中心的资助类型:

科学研究中心包括围绕高水平科学家建设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科学研究中心、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中心和基础研究资源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等类型。

2016年拟主要围绕高水平科学家组建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科学研究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地球科学部拟推荐一个科学研究中心。详细信息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51824.htm

 

科研项目

地球科学部关于征集“科学研究中心”预申请的公告

来源:基金项目管理科

 发布时间:2016-03-10

    一、 科学研究中心的定位:

科学研究中心旨在集中和整合国内优势科研资源,瞄准国际科学前沿,超前部署,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优势和特色,依靠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吸引和凝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着力推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相对长期稳定地支持优秀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和探索,致力科学突破,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高地。

二、 科学研究中心的实施原则:

科学研究中心的实施遵循“原创导向、交叉融合、开放合作、稳定支持、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

1.原创导向原则。强调原创价值导向,鼓励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孕育多元化的创新思想,营造竞争合作、攻坚克难、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原创氛围。

2.交叉融合原则。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聚集多学科优势团队,开展深入系统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研究。

3.开放合作原则。拓展国际视野,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科学家,特别是优秀青年学者到科学研究中心工作,冲击国际科学前沿。

4.稳定支持原则。科学研究中心设定资助期限最长为10年,给予相对稳定和较高强度资助。

5. 动态调整原则。控制总体规模,实行延续支持与退出相结合的机制。在实施5年后进行评估,根据实施情况决定是否予以延续支持。

三、科学研究中心的资助类型:

科学研究中心包括围绕高水平科学家建设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科学研究中心、面向全球性挑战的国际合作科学研究中心和基础研究资源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等类型。

2016年拟主要围绕高水平科学家组建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科学研究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地球科学部拟推荐一个科学研究中心。详细信息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7/info51824.htm

 

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Official Accounts

院长信箱:kyy@scu.edu.cn  028-85468399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行政楼328至345

版权所有:© 2024 四川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