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kyy@scu.edu.cn     028-85468399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内容页

华西医院卢铀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发表CRISPR基因编辑PD-1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成果

来源:川大主页 新日期:2020-05-07 点击量:

 

2020427日,我校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题为“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CRISPR-edited T cells i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的研究结果,报道了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外T细胞中编辑PD-1基因,经体外T细胞培养扩增,再输回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受试者,首次证明了该疗法在NSCLC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为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卢铀教授,其他并列第一作者为胸部肿瘤科薛建新研究员、周晓娟主治医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http://www.scu.edu.cn/__local/5/9F/53/2D43CBE03ADCEA4CBEFFB08CA7A_1AA8BF5E_725D.jpg

 

20167月,《Nature》杂志率先报道卢铀教授团队计划开展首个CRISPR–Cas9基因编辑人体临床试验,并于201610月进行了首例受试者治疗。项目组严格按照临床研究方案计划,随访2年,截止时间为2020131日。该临床试验完成12例三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的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入组受试者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无3级及以上细胞治疗相关毒性发生和治疗相关性死亡。在入组的12例受试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7.7周,中位生存时间(OS) 42.6周。临床评价为疾病稳定(SD2例中,一例受试者稳定时间近18个月。

 

http://www.scu.edu.cn/__local/6/31/16/84081FB5BE122EEDC38D9223EBF_AC004179_7A18.jpg

 

该临床试验还重点研究CRISPR基因编辑对T细胞制品的脱靶效应,该团队分别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GS)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WGS)对细胞制品进行脱靶检测。结果显示这种CRISPR基因编辑导致的脱靶效应是低突变频率或不常见的。

该临床研究是一项转化性I期临床试验,其成果的发表,为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一步向临床研究转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http://www.scu.edu.cn/__local/8/A8/77/46788E669802BA33AA2ED6FE422_E5DB82DD_1868.jpg

 

卢铀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卫生计生委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立体定向消融放射治疗(SABR)等临床试验的设计和实施。担任国家卫计委肺癌质控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多个国家学术协会委员,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CSCO肺癌指南》及《NCCN-亚洲非小细胞肺癌诊治专家共识》编制专家。是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以通讯作者在Nat Med, J Clin Oncol, Mole Th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3部,主译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