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kyy@scu.edu.cn     028-85468399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科技新闻>>正文

内容页

申报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这些你应该懂

来源:锐动源 新日期:2016-08-28 点击量:

75ab8a4192eb52a10d16e01b4b02453d.png

d595d8b3d115f959d5b167813e407954.png

63e9a837a97cf92fbc2c0c19c44dd09b.png

094fc17fdff55f5e64d714d60cac4dd6.png

bda841425cf382df8218a0336dec7b72.png

bc09540b0fb7a799c72251eaae669e9b.png

4b7bd3083c1282414e2e4f36e8495982.png

五条不得不学的注意事项

Q今年的申报快开始了,一想到去年呕心沥血地写了厚厚一叠申报书却被驳回,就觉得心好累,不会再爱了……

A放心吧!新的申报评审方式推行“预申报+正式申报”,先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就行!

预申报:项目申报者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

首轮评审:专业机构受理预申报书后开展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答辩。首轮评审将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轮正式申报。正式申报:专业机构及时通知进入答辩评审的项目申报者,提交详细的正式申报书。

答辩评审:专业机构通过网络视频方式,组织会议答辩评审,根据专家评议情况择优建议立项。

Q我们和其他团队做了同一方向的项目,好想一起申报、共同努力、互相抱大腿!

A很支持你们“强强联合”,整体申报,不过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千万不能强行“打包”哦!

申报单位按照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项目不同特点可设任务(或课题)。

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的组织及实施应整合集成全国相关领域的优势创新团队,体现强强联合。

项目设计不能“打包”,不同目标、不同品种、不相关的任务,不能强行组合成一个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要注重加强与合作单位的沟通衔接,并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

Q听说我这个方向已经有大牛申报了,好担心我的项目因此惨遭淘汰……

A别担心!只要你的项目是真的有实力,就算在同一个指南方向下,也可以择优同时支持多个技术路线的!

由于科技创新具有研发路径和技术路线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在同一指南方向下,如有不同技术路线、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申报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

同时还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对于立项超过1项的,结合过程管理进行中期评估,择优选择其中1个项目继续支持。

Q我爱科研,科研使我快乐!对科研的热情熊熊燃烧,根本停不下来,我能申报好几个项目吗?

A很可惜,不允许多头申报,建议你还是一项一项来吧!另外,对参与咨评和编制的专家也有回避要求

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1项,即本年度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

主要参与人员限2项,即项目主要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特邀咨评委委员及参与重点专项咨询评议专家,不能申报本人参与咨询和论证过的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实施方案编制专家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专家,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含任务或课题)。

Q我是第一次申报项目,简直比科研还难啊!评审专家都是谁?形式审查条件都是啥?我都要准备什么材料?好茫然,我该找谁去问……

A不用慌!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而且还专门开通了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不同人员可根据需求“按图索骥”哦!

公布指南编制专家名单、形式审查条件要求等,既体现对专家工作的尊重和肯定,也加强了对指南编制工作的监督。 公开项目评审专家名单,力求在项目管理源头就公开透明、责任明确。

编制项目申报常见问题答疑,方便申报者高效准备申报材料。

专门开通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为科研人员申报项目提供咨询服务。

宝典不可或缺的项目指南

留言英俊的师兄:

师兄!求救!老板让我协助今年的项目申报,可是我啥都不知道啊啊啊!怎么办!

你可爱的师弟回复可爱的师弟:

这么点事儿看把你吓的,身为科研人一定要淡定懂不懂!我跟你说,不管有什么问题都要先翻指南,平时都说指南是宝典,可不是白吹的!

你英俊的师兄

对于广大科研人员耳熟能详的973计划、863计划已经成为历史,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看上去还不是那么熟悉,有些还在摸索和实践当中。

有关负责人告诉动源君,项目指南依然是科研人员申请项目时候的“宝典”,不管是从事哪一类科研工作的人员,都可能从指南中找到支持方向。每一个重点专项都是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设计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进行全创新链布局,研发的上下游各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

同一份指南里,各个支持方向的设置都是相互关联、有机衔接的,所以在申报的时候,申报者不但要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任务方向,还要注意与下游任务的衔接。专项中基础前沿技术的最新成果,要有后端的任务设置真正能够承接。此外,2017年的重点专项还将继续支持青年科学家开展创新研究。

通道不能绕过的专业机构

包括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7家具备条件的科研管理类事业单位经过近一年的改造已成为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专业机构,而这些专业机构将通过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这一“官网”,受理科研人员提出的项目申请。 当然专业机构对项目的管理也是可监督,可控制的。比如,专业机构需要评审专家时,不能自己去找,只能提交专业背景、学术水平等基本条件,从信息系统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最后参加评审的专家还要通过信息系统公示。网络评审、视频评审的过程也将在信息系统中全程记录。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将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际联席会议这个议事平台,在充分发挥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委员会高层次专家,以及领域专家咨询评议作用的基础上,凝练国家战略需求,做好科技创新规划,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和重点任务部署。同时,还将通过不断优化科技计划管理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对专业机构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

小贴士

最后,动源君再告诉各位科研人员一个小秘密,据有关负责人讲,团队优势和技术创新点是答辩环节中专家最看重的点,如果你在这方面还没准备好,那可要抓紧了。